包含或直接接触电器零件
6月6日,注意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联合公布了《关于多氯萘等5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要求的啦类公告》,规定了限控5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化学具体事项,自2023年6月6日生效。物质
一、禁止进出禁止生产、生产使用使用、注意进出口六氯丁二烯、啦类多氯萘、化学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。物质
二、禁止进出禁止生产、生产使用使用、注意进出口十溴二苯醚(以下用途除外)。啦类
(一)需具备阻燃特点的化学纺织产品(不包括服装和玩具);
(二)塑料外壳的添加剂及用于家用取暖电器、熨斗、风扇、浸入式加热器的部件,包含或直接接触电器零件,或需要遵守阻燃标准,按该零件重量算密度低于10%;
(三)用于建筑绝缘的聚氨酯泡沫塑料;
以上三类用途的豁免期至2023年12月31日止。
三、禁止生产、使用、进出口短链氯化石蜡(以下用途除外)。
(一)在天然及合成橡胶工业中生产传送带时使用的添加剂;
(二)采矿业和林业使用的橡胶输送带的备件;
(三)皮革业,尤其是为皮革加脂;
(四)润滑油添加剂,尤其用于汽车、发电机和风能设施的发动机以及油气勘探钻井和生产柴油的炼油厂;
(五)户外装饰灯管;
(六)防水和阻燃油漆;
(七)粘合剂;
(八)金属加工;
(九)柔性聚氯乙烯的第二增塑剂(但不得用于玩具及儿童产品中的加工使用);
以上九类用途的豁免期至2023年12月31日止。
公告要求,排放六氯丁二烯、多氯萘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,切实减少排放量或消除排放源。鼓励开发和应用替代技术,以防止六氯丁二烯、多氯萘的生成和排放。
根据公告,除非另有规定,用于实验室规模的研究或用作参照标准的化学物质、在产品和物品中作为无意痕量污染物出现的化学物质,不适用于有关禁止或限制生产、使用、进出口的要求。
据悉,2022年12月30日,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了《〈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〉列入多氯萘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》和《〈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〉列入短链氯化石蜡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》,自2023年6月6日对我国生效。《修正案》对六氯丁二烯、多氯萘、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、十溴二苯醚和短链氯化石蜡5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出了淘汰或者限制的规定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。
【包含或直接接触电器零件】相关文章:
- 1三年收卖目标2000亿!京东与小米周齐深化计谋开做 -
- 2遏制不公平算法 禁止“水军”诋毁商誉《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(公开征求意见稿)》解析
- 3拜耳会将吡氟草胺引入北美市场,用于防治苋菜藤和芒苋
- 4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•时代先锋|大山深处守初心 乡村振兴谱新篇
- 5日日顺供应链与华鹏飞签订计谋开做框架战讲
- 62021年,玻璃深加工成品价格将创历史新高!,市场研究
- 7老赖规避“限高令” 非法购买机票被罚万元
- 8预言者儿童AI智能读书台灯 陪伴孩子智能学习
- 912G+256G内存+骁龙870卖1699元,联念那款足机现在性价比爆棚
- 102021年,玻璃深加工成品价格将创历史新高!,市场研究
- 11警惕加油卡在线充值平台收钱后玩“失联”
- 12老赖规避“限高令” 非法购买机票被罚万元
- 13北航物流大年夜连天区迎去节前年货运输岑岭 单日出港量超百吨
- 14光伏玻璃行业2021年将新增产能1.72万吨,市场研究
- 15信义玻璃:即日起,玻璃单价再涨8%
- 16两会声音|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规范市场拉动消费
- 17《九龙城寨之围城》定档5.1 IMAX大银幕高燃开打
- 18拜耳会将吡氟草胺引入北美市场,用于防治苋菜藤和芒苋
- 1家庭漫笔500篇战顺治愈的小漫笔,催泪的文章
- 2问题盲盒只换不退 泡泡玛特拒不退货涉嫌霸王条款
- 3长三角消保委联盟上半年投诉统计分析发布 这5个行业成为投诉热点
- 4叮当猫 童装行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
- 5光枯30pro+战p40pro哪个好 对比辨别评测选哪个购谁好
- 6信义玻璃:即日起,玻璃单价再涨8%
- 7广东公布2020年反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
- 82020年10月30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,市场研究
- 9姑苏有甚么旅游的小岛
- 102020年10月23日库存及库存天数,市场研究
- 11什么是孕前控糖饮食禁忌
- 12吡啶碱合成工艺研究(二)
- 132024粤港澳大年夜湾区车展门票+时候+天面
- 14马骑顿开业潮来袭 新开21家分店 5家店铺正在装修中
- 15光伏玻璃行业2021年将新增产能1.72万吨,市场研究
- 16警惕加油卡在线充值平台收钱后玩“失联”
- 17vivo出性价比?那款80W快充+64MP光教防抖镜头足机分歧意,当前1499元
- 18复原乳是假牛奶? 食安专家揭秘“网传观点”真相